鞍山地處遼寧省遼東半島中部,是東北地區最大的鋼鐵工業城市,有“共和國鋼都”的美譽。
作為重工業基地的鞍山,給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天然的沃土。
5月份,遼寧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得10個一等獎;6月份,全國職業學院技能大賽,8支代表隊參賽,4個團隊獲獎。這是鞍山職教史上的最好成績。這些成績,無疑是鞍山職教城這一職教改革大手筆的成果之一。
職教城不僅為推動鞍山乃至遼寧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同時,更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為民謀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
資源整合 統籌管理
確定職教城發展定位
“原來我們的學前教育專業只有34個琴房、40臺鋼琴,現在有100個琴房、101臺鋼琴;教學實訓場地也從一個小樓增加到了11萬平方米?!闭f起進城以后學校發生的變化,鞍山現代服務學校校長王玉偉說出了一連串數字。
王校長進的這個“城”,就是由遼寧省鞍山市政府投資23億元建設的鞍山職教城,它占地128萬平方米,在校生近3萬人,教職員工2200余人。無論是建設規模還是在校生人數,在遼寧省乃至全國都處于領先地位。它同時也是一塊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試驗田”,原來分屬于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千山區和市旅游局管理的中職院校,進城后打破了人社、教育等部門界限和中專、技校等類別界限,由職教城管委會統籌領導,實現了管理體制機制的創新。
在鞍山職教城,記者聽到頻率最高的詞是整合。整合使鞍山職教城成為一艘藍領人才培養的航空母艦——33座建筑分布在教學、行政辦公、文體活動、生產實習、中央景觀、生活住宿六大功能區內,體育訓練中心及超市、浴池、招待所等配套齊全。整合,使鞍山職教城成為令人矚目的大手筆。
為了進一步整合資源,鞍山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職教城管理委員會,直屬市政府。首任職教城管委會主任吳慶豐,帶領著從各職業學校領導和管理崗位抽調人員組成的團隊,開啟了職業教育實現統籌管理的創新發展之路。
管委會成立后首先進行的是專業整合。管委會圍繞鞍山產業發展需求,以國家改革示范校標準為依據,結合各校原有辦學優勢和發展方向,設置兩個以上專業類別,歸類相近專業,撤并重復專業。
比如,依托鞍山技師學院,整合各校加工制造類、鋼鐵冶煉類、能源與新能源類專業,建設鞍山市鋼鐵學校;依托市一職專,整合各校信息技術類、財經商貿類專業,建設鞍山市信息工程學校等。
與專業整合同時進行的,是實訓基地的整合。職教城將各學校原有實訓設備,按照合并同類項的原則進行整合,建成8個集教學實訓和生產加工于一體的實訓基地和生產實習工廠,統一安排實訓計劃,面向在校學生和社會提供長短期相結合的實訓服務。
“我們的實訓設備都是真家伙!”在技師學院按工作環境實景再現的機電實訓教室里,李成延副院長自豪地說,“這里的每臺設備都要20萬到40萬,這臺電源工作臺是德國原產的。省內不少高校都沒有這么好的設備,他們的學生都來我們這里做實驗?!?/p>
圍繞技能人才培養中心、大學生實訓中心、社會化繼續教育培訓中心和農轉工培訓中心的定位,職教城進一步明確了打造全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園區的發展目標。
內涵建設 課程改革
堅持職教城育人特色
舞臺搭建起來了,能按當初的目標演出一臺高水平辦學、開放式辦學、產業化辦學、創新性辦學的好戲嗎?能堅持“雙元式”(學校+企業)教學、建立“雙師型”(理論+實踐)隊伍、培養“雙證制”(技能+文憑)學生的特色嗎?職教城管委會和每一個學校的當家人,都面臨著嚴峻考驗。
吳慶豐說:“我們的辦學理念是職教圍繞產業而發展、產業依托職教而壯大、職教與產業互動共贏,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做人有品位、創業有本領、就業有技能、發展有基礎的技能人才?!?/p>
“要實現這‘四個有’,關鍵是抓內涵建設:一方面嚴格管理,提升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另一方面推進課改,突出專業技能培養?!惫芪瘯敝魅尾痰鲁烧f,“日常管理我們采取的是半軍事化模式,比如到部隊找來錄音,早上5點半吹起床號,6點全體出早操,晚上9點半吹熄燈號,紀律非常嚴明?!?/p>
從學生入校開始就狠抓日常行為規范,比如學生一旦進入教學實訓區,必須兩人成行、三人成列,不許邊走路邊吃東西,零食不能往宿舍帶?!奥毥坛抢锏某?、保潔、保安等崗位,我們都盡量讓學生去做,前不久舉行的全國青少年乒乓球大賽和全市殘疾人技能大賽,所有的志愿者服務都由我們的學生承擔?!?/p>
職教城有個公示制度,定期通報各校學生違規違紀情況,“不用批評,校長自己就掛不住了?!眳菓c豐說,工程技術學校至今沒有一名不守紀律的學生,就因為孟靜校長管得嚴,“只要我們的老師有愛心、有責任心,說清楚、做到位,孩子都是可塑的?!?/p>
職業學校為什么要下這么大功夫抓德育?管委會實訓處處長田大偉說,現在企業來要人,往往先問哪些是農村的、家庭困難的,“因為農村孩子懂事,知道感恩,做事踏實,企業是先看人品后挑技術。我們抓德育,抓職業素養,就是抓學生將來的職場競爭力?!?/p>
與鞍山市其他高中語文教師不同,信息工程學校教師張波的語文課擴展了職業教育的模塊,加大了應用文的比例,學生要學會寫計劃書、請示、報告、求職材料、策劃方案等實用文體。
管委會發展規劃處處長陳建說,職教城的課改目標就是更貼近職業需要,原則是文化課為專業課服務,文專比調整到3∶7,在語文、英語、體育、政治等公共課的職業模塊中,針對不同專業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方案,以解決未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陳建舉例說,機電專業的外語課要學會看英文的設備說明書……
技師學院四年制高級班的賈洪超同學曾經參加過高考,對比現在數學課上學的內容,他說原來學過的正弦知識,“用來做題還行,用在工件的實際制作上,不實用?!彼f自己學的內容都是緊貼工作要求的,畢業就可以直接考高級技工證,“找個好工作絕對沒問題!”
提升層次 創建品牌
培養一批合格技能人才
職教城的學生普遍都有賈洪超這樣的自信。吳慶豐在談到職教城學生就業情況時說,盡管目前我們的畢業生供不應求,甚至一些專業明年的畢業生也被搶訂一空。但是,居安思危,我們一定要樹立品牌意識和責任意識,全面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在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同時,也為學生終身發展積蓄后勁。
用技師學院年輕教師楊秀雙的話來說,職教城的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是“一個頂倆”,畢業時都不夠分的,因為送出的都是“成品”。
“成品”的出爐,得益于國家政策。職教城于2010年開始,對中職學生實行“兩免、兩補、一轉一發”的優惠政策,提前完成了國家和遼寧省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逐步實行中等職業教育免費的制度”的任務?!皟擅狻?,即免收學費、免收住宿費?!皟裳a”,即按三年制補助前兩年,二年制補助一年的方式發放生活補助,每人每年補助1500元至2000元;對本地和外省市學生每年分別發放200元、300元的交通補貼?!耙晦D”,即農業戶口學生在鞍山企業就業后,可轉為城鎮戶口?!耙话l”,即為學生免費發放被褥等生活用品。同時,職教城還推出了“3+2”直讀大專的試點政策,使職教生有了圓大學夢的機會。截至目前,職教城在2012年高職對口升學中,已有203名學生被錄取為本科生,364名學生被錄取為??粕?。
“成品”的出爐,得益于真實崗位情境的實訓基地和“做到、做好、做優”的實訓要求。走在現代服務學校的實訓大樓里,只見一間教室里42個學生每人一個灶眼一口鐵鍋練著顛勺;另一間教室里幾個學生正在練習鋪桌布,推拉式、撒網式、摔打式;另一邊酒吧的吧臺里,調酒師手里的雞尾酒調酒器上下翻飛。在這里,真正實現了“產教一體、工學合一、學做相融”。
“成品”的出爐,得益于職業素養的細節培養。在技師學院的一間實訓教室門口,記者注意到門上貼了一張紙,上面打印著“7S管理體系”,仔細一看,是7個以S打頭的英語單詞,翻譯過來分別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李成延副院長解釋說,這是他們的老師參觀現代化大企業后帶回來的,“高級藍領的職業素養是從工作的行為習慣開始培養的?!?/p>
“成品”的出爐,還得益于用技能大賽帶動教學改革的濃厚氛圍?!靶PS斜荣?,人人能參加,比學趕幫超,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冒出來!”吳慶豐說,“我們用技能大賽的方式組織期末考試,獲得省級以上獎項的,可破格參加高級技工和預備技師的認定?!?/p>
職教城的機制創新和管理成效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關注,僅2011年就接待各級各類參觀100余次,慕名前來的學生家長不計其數?!拔覀兊哪繕耸沁M一步加強內涵建設、提升辦學層次、打造特色品牌,創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園區?!眳菓c豐說,“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使職教城成為鞍山的城市新名片?!?本報記者 楊詠梅 劉玉)